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的理路透視

                                            發布時間:2022-09-16瀏覽次數:

                                             


                                            20225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以下簡稱“新職教法”)正式實施。新職教法提出“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這一規定是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健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內在要求,亦是推動職業教育有機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前置條件和重要保障。據此,要在明晰職業教育適應性“是什么”和“為什么”的基礎上,以新職教法的各項要求為據,依法將職業教育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考量,持續提升技術技能的社會影響力和發展貢獻度,推動職業教育成為助力社群價值兌現、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賦能社會發展進步的類型教育首選項。

                                            認知理路:以因需制宜為導向,保持供需平衡

                                            職業教育適應性是職業教育將施教著力點精準對標并有效適配目標對象獲得并使用技能動機的調適能力。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的本質是釋放類型活力,讓職業教育始終具有對滿足各類技能學習和使用需求的包容力與承載力。從矛盾的觀點出發,職業教育適應性具有普遍性和相對性。普遍性是指職業教育的發展規模和速度根本上受到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制約。作為同產業變革、經濟發展、社會進步關聯度最高的教育類型,職業教育只有充分適應并融入符合生產力水平的教育大環境,才能延續生存和持久發展。相對性則是指職業教育對環境的適應不是絕對的、完全的適應,而是一定程度上的適應。個體需求差異、政策內容變化、產業更新迭代等因素推動職業教育構建自維持生態系統,該系統視外部環境就其對各類需求兌現效能的評價反饋而持續發生自適應性調節行為,從而達到與經濟社會運行軌跡同頻共振的可持續發展狀態。

                                            我們可以從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的互動關系中進一步洞悉職業教育的適應對象和發展趨向。一方面,產業鏈精細化、特色化、差異化將是未來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勞動力市場對復合型技能人才需求的側重倒逼傳統職業遷移并催生新興職業。職業教育為適應用人崗位對人才能力的新要求,需要在轉變育人理念、更新育人內容、創新育人方式上下功夫,以此不斷提升技能人才培養的系統性、針對性和時效性。另一方面,人才培養能力的顯著提升將會換得職業教育社會印象由看衰到看重的良性轉變,表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習者能夠從被動接受到關注、了解并積極開展一系列指向技能學習和使用的主動性行為??梢灶A見的是,隨著職業教育社會影響力和認可度的顯著提升,職業教育將逐步占有賦能技能人才成長成才的主動權,成為在類型教育領域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人才的“生力軍”。

                                            綜上,職業教育適應能力的強弱變化是教育供求主體利益博弈與整合的過程體現。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是職業教育與其服務對象通過以技賦能建立聯系,激發并釋放技能滿足各類需求兌現的驅動力,進而推動職業教育走出一條由配合到融入,再到充分適應新發展階段的類型化發展道路??傊?,以因需制宜為導向,構建并維系體現多領域教育所供與多主體發展所需精準匹配的環境秩序,正是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的過程所見和目標所向。

                                            邏輯理路:歷史使然和現實需要

                                            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既是職業教育順應歷史發展規律的實然之舉,也是職業教育承接時代使命的應然之策。職業教育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曾經歷“高光時刻”,這一階段的中國以蘇聯模式為藍本,開啟以工業化強基的探索之路。為了迅速填補各領域人才缺口,以培訓周期短、人才實用性強等為特征的職業教育被寄予厚望。一批近代中國所沒有的中等地質、礦業、電機電器、鐵路交通等學校紛紛建立,為新中國工業體系的構建培養并輸送了一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工人。改革開放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駛入“快車道”,大眾對獲得接受更高層次教育機會的需求度日益增強,亦驅使當時以短期求量為特色的職業教育更新發展理念。1985年,《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頒布,為職業教育夯實技能人才培養優勢,走穩教育層次結構重心上移的改革之路增添政策砝碼?!稕Q定》作出“積極發展高等職業技術院?!?,“逐步建立起一個從初級到高級、行業配套、結構合理又能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的職業技術教育體系”的重要部署。自此,以滿足大眾對高層次技能獲得需求的高等職業教育正式進入國民教育體系。199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頒布實施,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職業學校教育與職業培訓并舉,并與其他教育相互溝通,協調發展職業教育體系”。這一規定從法律層面賦予職業教育構建以技能為驅動,服務學校教育與社會培訓,健全國民教育體系的時代重任,為我國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鑄就法治保障。

                                            當前,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完成了自1996年頒布以來的首次大修。新職教法在優化招考制度、暢通升學通道、凈化就業環境、規范校企合作等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并對職業教育應盡的教育職責和應享的基本權益作出法律界定??梢哉f,新職教法站在時代演進的全局視角,為推動職業教育內涵式發展提供更加精準完備的法律支撐和保障,賦予職業教育充分適應新發展格局,賡續高質量發展之力的底氣和硬氣。

                                            實踐理路:完善制度提質量,革新形象促改觀

                                            從時代進程中可以總結出職業教育的發展規律:職業教育同社會演進軌跡的協同性越強,對社會活動的參與度越高,其類型屬性得以彰顯、適應能力得以提升的概率也就越大。故此,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新發展格局綜合實力的關鍵,是要顯著提升職業教育的合群性,即始終保持職業教育的改革方向同大時代的演進軌跡相契合,做到完善制度和革新形象并重。

                                            以“制”提“質”,做好政策面的頂層設計。價值回饋的高低是幫助大眾權衡是否樂于參與職業教育的重要指標,其內核是職業教育能否以“質”取勝,躋身教育首選項序列。新職教法在增強職業教育教學質量、評價質量、就業質量、培訓質量等多方面做出具體規定,如對教育教學質量提出“職業學校應當加強校風學風、師德師風建設,營造良好學習環境”;要求對教育質量的評價“應當突出就業導向,把受教育者的職業道德、技術技能水平、就業質量作為重要指標”。作為對職業教育發展經驗精準提煉后的理性部署,如何讓新職教法中“琳瑯滿目”的求“質”法條進入執行程序,是確保新職教法部署落地的首要任務。故此,就要在充分把握新職教法內核要義的基礎上,“因勢利導”做好政策層面的頂層設計,既要同既有政策規定一脈相承,更要深諳新職教法的新精神、新要求,適時出臺指導性、針對性舉措,依托科學合宜的政策設計厚植新職教法對深化職業教育各領域改革工作的指導作用,真正將新職教法對“質”的要求轉化為“制”的部署,為職業教育提質培優織就權威政策保障網。

                                            由“層”到“類”,校正認知面的既有偏差。產業轉型和科技創新促使教育內容和形式日益多元,加之“唯學歷”風氣弱化大眾對技術技能的關注和使用,致使職業教育漸遭冷遇,由主流退居邊緣,被大眾歸于地位低于普通教育的低水平層次教育,成為普通教育賽道相對落后群體的無奈之選。新職教法力求為職業教育正名,規定“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這一官方認定以期通過法律權威革除大眾對職業教育“刻板印象”的既有認知,引導大眾重新審視技能對于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進步所獨有的時代意義,逐步形成重視職業價值的社會共識。因此,職業教育要“趁熱打鐵”,準確體察新職教法對于刷新職業教育社群印象的積極作用,做好職業教育的“引流”工作。一方面,大力宣傳技能人才的社會貢獻,營建勞動光榮、技能寶貴的社會氛圍,讓大眾切實感知各級各部門重視職業教育事業發展的決心,達到從立法源頭扶正職業教育社會地位的目的。另一方面,要積極探索基于學生實際意愿的職教與普教的“因材施教”育人模式,打造體現技術技能特色的專屬育人賽道,一以貫之為學習者提供高水平技能學習資源,并創造以“一技之長”賦能學習者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使職業教育從眾多教育選擇中脫穎而出,成為類型教育育人賽道的領跑者。

                                            總之,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是一項長期推進的系統性工程。要準確把握置于經濟社會發展“大盤子”內的各類要素同職業教育的互動規律,有效發揮新職教法的引領作用,在穩步營建參與職業教育是“物超所值”的社會認知進程中切實增強職業教育“物盡其用”的適應能力,最終達到釋放職業教育類型優勢最大效能,同時反哺經濟社會各領域高質量發展的“雙贏”目標。(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作者:朱少義)

                                             

                                             

                                            91嫩草亚洲精品